活培營的晚上,史英開講結束,在雙峰國小與丸子、和台南咖們在閒聊,
忘了為什麼聊到了「你想做,但決定不要做」的事,
突然想到了前陣子發生的事。
Ikea的餐廳,是25元拿個冷飲杯可以喝到飽,
那一次我和mings去,他拿了個杯子,我也拿了一個,
事實上,也許我們只需要拿一個杯子共喝,
可是我下不了手,總覺得說不出來的不對勁,
我心裡懷抱著,拿兩個杯子很貴,
(眼前是一家子八口只拿一個杯子共喝的景象)
拿一個杯子心裡又過意不去,兩面不暢快。
第二次,又去Ikea征服肉丸子,
mings拿了一個冷飲杯,我想了想就拿了個熱飲杯,
計畫著,要是這樣就至少有冷熱飲都可以喝,
也不用惦記著少拿一個杯子的過意不去,
或是拿兩個冷飲杯覺得「為什麼別人都那樣」的不滿。
而事實上,
那天渴的要死,要等熱紅茶冷掉實在很沒耐心,
我還是不停的在喝那冷飲,
「為什麼要拿熱飲杯啊!」唉呦位呀!
至少要是有第三次,我已經知道要怎麼做了。
在芬蘭搭電車,不需要驗票,不過要是遇到站務員驗票,
他們也很直接,一台電車五個門,
五個門同時有站務員上門睹人,你一個也跑不掉,
一罰就是超過30or50倍吧!
我聽到時候就在想,要是連懲罰都沒有,那還可以有人乖乖買票?
(如同IKEA也不會檢查大家幾個人拿幾個杯子喝飲料)
這是一個道德問題嗎?
換個場景。
那天去國家戲劇院看k24,那場沒有坐滿,
我坐第19排,開場之後跟我坐同一排的人全部往前坐了,
我有想過,但是沒有前進,總覺得心裡會過意不去,
這又是一個道德問題嗎?
我可以做,但都沒有去做,是因為我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嗎?
我想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小小的紅燈路口,
我常常停下來看一看,沒啥遲疑的就會闖過去,
以前住在台中原子街,我家在兩條單行道的中間通路上,
H型的路,兩條直行都是單行道,中間橫的我家在上頭,也是個單行道,
我每天出門回家都在逆向,
心裡想著要是每天都順著方向走,那扎實的要繞很遠才能上路。
我是一個不遵守法律(=沒有道德?)的人嗎?
我只是覺得IKEA啊,
既然願意來此消費就表示願意遵守它的遊戲規則,
而國家戲劇院的K24,是選擇了支持藝文團體,
所以多少票券就是多少價格的位置,這是對舞台劇的一種尊重。
而小小路口的號誌,應該要夜深了,就要改成閃黃燈的,
至於那條無線循環的單行道,早就不該是單行道了。
道德是最基本的限制,為了讓群體生活更方便,
為了更有效率的控制人類思想與行動,
他不只管你有沒有尊師重道,有沒有孝順父母,有沒有兄友弟恭,
也管你別人打架時候又沒有出聲制止,遇到車禍時候有沒有叫119,
去IKEA吃飯時候要拿幾個杯子,跟情人在一起時心理有沒有想著別人,
我默默想著,這些其實早就已經非關道德了,
不需要道德來規範限制,來提醒威嚇,
這啊,不過是做人的GUTS而已。
就如同台中的新活問丸子,「如果離開人本,你要做什麼?」
丸子說,做什麼都可以,她會用這樣的自己去生活著,
她本身就一個讓人感受到人本是什麼樣子的人,
我又想起,史老師說的,這不是人本,是本人啊!
哪~這不就是以人為本嗎?
- May 09 Sat 2009 15:35
非關道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