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週之前,下午班的小孩太吵鬧了,
無法上課,我無奈的邀約說:「上課秩序太吵了我很困擾,我們來想個方法,讓大家可以比較有秩序吧!」
孩子提出很多恐怖但不驚人的方法:抄課文,嘴巴貼膠帶,吵的人吃奶嘴,記OOXX…等等,一共八種方法,
這個梗我鋪好久,我說:「我還有最後最後一種方法,可是常常沒有用。」
孩子全都好奇的問:「是什麼~」,
我陰沉的說:「提醒。」
得駿和庸文急忙的說,這個有用有用,
接下來我請孩子各自選擇要用的維持自我秩序的方法,
每個人都想了很久,
最後,有幾個小孩選擇用黑板上記XX的方式來提醒,有的選擇口頭提醒,
得駿和庸文本來選擇記XX,突然又又馬上轉向要口頭提醒。
雖是說要記XX,可是我只把選擇這個方式的小孩名字記在黑板上,
兩堂課來還是都用提醒的方式,也沒有真有機會記上去,
與其說是記XX,不如說是,利用黑板上留著小孩的名字,讓他感覺到要自己留意。
老實說,開始進入課堂之後,小孩的心思就會被留在課堂上,
除了很難免,有話就是閒扯一下,有梗想分享給大家之外,
大致上口頭提醒孩子專心與注意不是太難,
下一週,一開始上課我還是重新詢問大家,我要用怎樣的方式提醒他自己,
孩子也落入圈套地紛紛選擇,
選完的時候,庸文突然發現了我的詭計,
大喊:「可是妳的口頭提醒也不是提醒!」,
我好奇,問:「那是什麼?」
他說:「是威脅!」
這時候旁邊的傑安就開始叫:「這裡~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
(多機伶的又多會抓時機的小孩哇!)
我說:「我覺得你們在上課時很吵,我才有被威脅的感覺耶!」
(賭氣的話馬上脫口而出orz)
庸文又說:「可是你的提醒就是感覺被威脅啊!」
既然兩個人已經不在同一個平面對話了,我的腦袋就通了,
我問庸文:「是不是我提醒的方式很大聲,很兇?」
他想了一下,說:「是。」
的確,對別人我都會沉一下,細細穩穩的說,
因為跟他要好,他又坐最後面,我提醒他都是聯名帶姓「蘇庸文!請你.....」
我跟他道歉,說:「對不起,我也發現,我對你的提醒真的太粗魯了,我會練習好好說的~」
我於是示範了幾種溫柔的提醒口吻,與粗魯的提醒口吻,
讓全班小孩感覺,有沒有比較不被威脅的感覺~
大家同意了使用溫柔的提醒。我們開始上課...
本來就知道,每個孩子有有個細膩的心,
每天與孩子相處,在練習,也越來越習慣每個字說出口前,
不管我們多麼熟悉彼此,記得不能語藏任何形式的評價、過度建議與粗魯,
我總是提醒自己,不管怎麼衝突或不耐,都要試著退一步,保留孩子的完整性,
不管怎麼的充滿歡笑與友好,都不能忘記,
即使是幽默,每句話也都得出自於友善,不能帶著欺負人的自以為風趣。
這些格外適用法寶用在親人與情人身上哇。(只是更難使出來,嗚~)
- May 14 Fri 2010 22:01
那不是提醒,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