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一X3]

那一天,週五,帶小孩做完製作汽水的化工實驗(我現在有全套的橘子汽水製造設備了XD),
下週一,孩子用11顆柳丁搾出了三杯原味柳丁汁,品味原汁原味的好舌頭,
週三出去玩時,小孩主動不買汽水,換運動飲料喝。
這種與資本主義與口腹之慾得對抗一輩子的事情,
下一次又想喝汽水時,也許可以談可口可樂的製造,屠殺了多少第三世界勞工與他們的家園,
再下一次或許可以講......,當下一次一次次出現,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而不是翻臉如翻桌的說「不是說過不可以喝汽水嗎?怎麼都講不會聽!」,喔!這感覺真好。


[小一X3]

孩子喜歡(習慣?)笑別人,
「哈哈!你不會XX喔?」,「哈哈!你沒有去過XX嗎?」,「都一年級了,還不知道XX喔?」,
有時候我會順口說「不要笑別人」,
有時候被笑的孩子會說「說別人就是說自己!」(對方反應很快回說:那你現在也就是說自己啊!),看來都沒有用...。
最近在想,這一切都牽扯很多:
(被)比較的習慣,不擅長溫柔的言語,要透過貶低別人來感受自己是好的,或有時只是俏皮的一種甜蜜玩笑(卻傷人).......。
原本,還不知道要怎麼跟孩子談「不要笑別人!」,
發現,原來也不是談「不要....」怎樣,而只需要和孩子談,與「笑別人」有關的一百件事情就好了,
就別管是不是有在笑別人,得記XX,只要讓我們一起把「笑別人」想清楚就好了!




[築巢梯之後]

數想國的新小孩,他姐姐六年級,居然是我築巢梯互助組的小孩,今天我和媽媽課後在教室認識,
姐姐說到暑假還有去台大昆蟲營,很無聊,那裡都在「罵人」(應該是說被罵),
媽媽一面說,他們大學生好像沒什麼耐心,小孩皮就用罵的,上的課也沒有很用心,真可惜了那裡資源那麼多...,
姐姐在旁跟著說:「是啊,還在說什麼昆蟲有六隻腳、分成頭胸腹~早就知道啦~~」。
我突然想到,就在白板上問兩個小孩,如果昆蟲六隻腳分兩組走路,那誰會是第一組,誰會是第二組,
姐姐還在想,弟弟已經圈出了右1左2左3是一組,剩下三隻是另一組,
我問為什麼不會左1左2左3一組,其他另一組,小孩說這樣走路會跌倒啦!
我把弟弟圈的右1左2左3連起來,我說「剛好是三角形耶!」
姐姐接著說:「對啊!三⋯⋯角形最穩!」,
然後我忍不住說「是啊是啊!這就是我們蓋房子的....」,
我和姐姐同時興奮的說:「斜撐!!」。
哈哈!他媽媽從頭到尾就站在旁邊一臉驚訝!好爽喔喔喔喔喔喔~~



[小一X3]

三個一年級的小孩,
一個太容易說對不起,一個太倔降不肯說對不起,一個太厲害沒有說對不起的機會。
以上也只是我的觀察,因為我是個從來不叫小孩說對不起的老蘇。
有孩子被弄到受了委曲,除了秀秀,幫忙翻譯、傳達他的委屈給始作庸者知道;
有人被弄到不只受委曲,還大生氣,除了秀秀他,還幫忙傳達他的生氣給其他人知道,
最後,其他孩子都產生了不同應對的解決之道,
有人用道歉解決,有人用示好解決,有人用關懷解決。
相信我,幫忙翻譯與傳達當事人的感覺/情緒/需求,絕對比叫小孩道歉容易,
而且不會導致,換道歉的人哭的慌忙下場。(慌忙是指老蘇本人啦~)




[小一X3]

今日流程寫在白板上(做完的要打勾),三個孩子一開始在吵誰去打勾,
阿寶說要一天一個人,每日輪流勾,瑜瑜和翰翰說要一個□一個人,每個□輪流勾,
大家語氣中不願妥協,沒有共識。
後來瑜瑜又提議,那可以把每個流程都有三個□,每個人都可以打到勾,
阿寶接著提議,那每個人都有一個流程表好了,獲得一致認同。
接著一大三小就忙著寫注音、寫國字,再複製出兩個流程表。


孩子在練習:不用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去提出更多解決方法,讓事情進展的更好!
少數服從多數在人數是彼此能面對面說到話範圍的小團體裡,是很有問題的,
因為事情常常有解決方法,一但很快服從多數,就會有人受到委曲,成為一種多數暴力,
也會讓和別人不同的那個孩子,無形中有被排擠的感覺,慢慢的孩子開始會⋯⋯怕與別人意見不同!
除了拒絕多數暴力,這樣才是更正-反-合的方式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ggwalkbike 的頭像
    eggwalkbike

    EGG。別忘了沿途風光燦爛啊。

    eggwalk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