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孩子去看安徒生童話展,回家正好遇到廣場的水舞,
三個小孩,只有瑜瑜湊巧有帶換洗的衣服,但兩個男生還是玩到全身沒有一絲是乾的!
孩子全程都在亢奮的尖叫,還發明所謂「過關」的方式,嗨到最高點,
總算等到17:10水舞結束(我原本以為我們要在這裡定居了!),
瑜瑜換了乾衣服,我先把小男生的衣服、褲子都擰乾再穿上,(這時好有媽嗎的fu)
阿寶濕的最誇張,我跟孩子說等等要坐捷運,有冷氣,可能會著涼,
阿寶就說他很容易感冒,我問瑜瑜能不能把外套借給阿寶?
瑜瑜說好,只要回家前還她就好,(但是阿寶外套內也沒有穿衣服啊…XD)
後來問到,瑜瑜說,因為怕沒有回家前還她,她會被唸,
我跟她說,我幫忙跟媽媽說,她說,那就沒關係了,
最後要處理的是翰翰,我手邊沒有乾衣服讓翰翰換上,
問他會冷嗎?他說不會。
沒辦法了。已經晚回家了,我們就直接上路。
回家的捷運上,翰翰開始很不安,
他問我,可不可以讓他先回家換乾衣服(家裡沒有到大人,他要接回阿公阿嬤家),因為他怕被阿公罵,
他說他穿濕衣服一定會被罵,他非常焦慮,又補充,爸爸也會罵他。
我沒有唸他,「明明知道被罵幹麻還要去玩水」,只是一直在確定他的打算與感覺。
他的焦慮影響了阿寶,阿寶也說,他回阿公阿嬤家一定也會被罵,
而且阿公阿嬤還會罵爸爸媽媽,他們就會吵架,
我說「大人吵架很可怕厚?」,阿寶點頭。
捷運上除了瑜瑜,其他就一片愁雲慘霧。
翰翰很堅持他需要回家換乾衣服,
我說,可是你衣服放在大人睡覺的房間,我們平常上課時,那是鎖起的耶,
他堅持平常有鎖,今天沒鎖…,
我心裡很掙扎,我知道他心裡也在掙扎,
我還是直接問他:「可是,換乾衣服不就是說謊騙阿公了嗎?」,
他想了非常久,最後說:「我只是不想被發現…」
我跟他確定,他的意思是不是:
如果有人問濕衣服的事,你不會說謊,
但是只要換了乾衣服,沒有被發現,就一定不會有人問,不會被罵,
他想了一下,點頭。
所以,我們修改路線,送完瑜瑜回家,
不直接回翰翰阿公家,先是走路回翰翰家,讓他換乾衣服,
上樓後,發現大人房間果然是鎖著,
我問他:「怎麼辦?」
翰翰沒有猶豫,說:「算了。」
--
我一直在想,他是怎麼思考這件事的,
感覺是:他一路很焦慮穿濕衣服會被罵,想解決問題,
又心虛於偷換乾衣服的這事,隱約覺得這是不對的,
對於最後還是不能換乾衣服,也鬆了一口氣~
--
事實上,整個在跟翰翰談「要回家去換乾衣服」的過程,
我一面問他「這樣做好嗎?」,讓他陷入掙扎,
一面又在幫忙他,讓他試著做他覺得「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另外一面,我心理也有點覺得對不起他,
因為瑜瑜的外套給阿寶,翰翰就得穿濕衣服回家,
我直覺上覺得,我多照顧了阿寶一點,少照顧了他。心虛了。
不過這件事情的結局倒是不錯,
翰翰體驗了一次試圖掩埋事實,但沒有成功,
又因為沒有成功,心情上鬆了一口氣的漫長掙扎過程...
我回家想想,週五再跟他聊,「 不隱藏事實(說真話)可以心情輕鬆一點。」這個想法,
讓他更有感覺。
--
以上,是我針對今天是事情,寫給家長們的信~
最後,出營隊時,
我從不在意「穿濕衣服吹到冷氣」這件事情有什麼好困擾,
也不會因為這種事情而心裏有疙瘩,
(所以當孩子想玩水,我根本就沒在乎有沒有可換洗的乾衣服,只是一股腦兒的在旁拍照)
只有當家教時,孩子的背後有三個家庭,再背後還有三組祖父母輩在每日觀照,
我得擋在孩子面前,
可以讓他們有空間可以暢快的玩,有很多做決定、嘗試的機會,
也幫忙父母,在舊有規範的背後,(例如:玩水要有乾衣服~)
如何看待孩子的真實樣貌,提供眼光,也給予支持。
- Sep 16 Thu 2010 00:13
濕衣服的背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