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處在一種每次要幫小孩上課就覺得很有壓力的壓抑下。
追根究底,某個心結的部分,還是秩序問題。


二年級的課堂呈現一種:小孩很有在學習,把持不住就會很吵的平衡狀態。


為什麼我知道小孩很有在學習呢?


抓到了孩子的調性,孩子太喜歡太喜歡推理了,
每次上課我會明確的在故事中點出,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不管是乘法的幾何意義矩陣或是連加,
還是奇偶數的跳城堡,舖石頭,或是平分黑白子,
孩子會非常專注的解題,說明他們是怎麼想的,


速度差異很大,資愈上一次卡在平分黑白子的世界,
所有其他孩子都發現25個格子因為是偶數,不可能可以平分黑白子的,
開始寫其他的的奇偶問題,資愈還是繼續試,不停的嘗試,想要平分...


發現了他的執著,我想起媽媽他總說他不願意想,
我看到不習慣想的孩子,
在這麼不習慣想,之後這麼願意想的執著氣勢。


課堂最後,所有人瘋狂在練習用看的發現2的乘法的答案,
在位子上吼叫著答案,資愈一個人拿著課本,到教室的最後面趴著,
繼續寫剛剛其他人在做,他還沒開始做的奇偶問題,


每個孩子,學習的的速度是這麼的不同,
思考的角度是這麼的多樣,
我發現孩子常常無法順著我的解釋去理解,
他們會耐心不足,或者是無法專注。


但是十足的,我可以讓孩子很想要解題,
目前,多半還是他們可以解決(歸納)出來的,
偶而,我會解說課本裡的說法,但通常還不需要,
每個孩子就已經用某種自己的方式教會自己了,
我頂多,就只是幫忙整理剛剛的結論,
或是請孩子挑戰地看一下,課本的解說方式,
和他們想的有沒有不同,藉此偷偷教一下。


這比較像森林育最近一直在搞的,
我們不是要「教會孩子」,而是要「教孩子學會」...


一樣是在分25個棋盤格給黑白兩種棋子,
我的題目是「有沒有可能在這樣的棋盤上,黑格和白格一樣多?」
學校成績只有60幾個育成,看著5x5的棋盤,試了幾種分法,
最後他說,這(左邊)兩排給黑色,(右邊)這兩排給白色,
然後中間一牌,兩個給黑色,兩個給白色,這樣就一樣多了。


我說,那中間這格也要分啊,
他說,不用,這一格不用,才會一樣多。
我說,所以25格沒有辦法一樣多,是嗎?
他說,只要這格不分出去,就可以了...


孩子專注在挑戰老師,在回應「怎樣可以一樣多」
而忘了題目是「能不能一樣多」


我想到這裡,看著他的自信,想著他一直以來的沒自信,
突然覺得這樣就夠了,
我回應他「對!這格不分出去,黑格白格就可以一樣多了」



二年級的孩子,處在一個很想解題,很想寫,很想答對的狀況,
遇到孩子寫對,我每每稱讚,
誇張的眉頭都皺起來了
「哇!你怎麼這麼厲害!」
「你好會喔!真是太強了!」
手上的紅筆在巡視時候,只有打勾,

孩子錯了,
我會用筆點一下格子「這個再想一下」「 這有點怪怪的耶」
等孩子想清楚,作對了,再給他一個勾,
「真棒!:)」我順手寫在練習題的旁邊,

孩子不耐煩的說我不知道,
我幫他唸一下題目,問他答案,他不確定的回答,
我又微皺眉,用一種真是天才的表情說「對啊!對啊!你真厲害!」


這樣的孩子很多週下來,會變成怎樣?


首先,他們很願意想,更有解題的精神,
他們超級愛做課本的題目,享受被打勾的感覺,
願意不停的嘗試,也願意亂猜一通,
也喜歡超前著寫著課本題目...


再來,他們很吵,
每次要說故事前都需要很用力的安撫,
有的孩子速度快,很快解完了,就會想去後面打滾玩耍,
下一階段開始前,會需要助教和我努力呼喚。


有時候實在很吵鬧,
我只好用很誇張的故事持續吸引孩子的目光,
然後趕快把要問的題目拋出,
讓孩子想,講(有時候很急著是喊著說),試,猜...


每一次上課,只要問題準備充分,故事情節流暢,
孩子就可以,學的很投入,各自把自己教會,
然後,我只要在很吵鬧的時候,用求助的眼神看助教,
請他把需要深呼吸的孩子帶回位置,課堂可以繼續下去,


我繼續當著只要稱讚孩子,和安排下一步解題的老師,
偶而真的太吵了,會誠懇的跟孩子說,
「好了夠了夠了,拜託,先聽我說下去...」
然後用認真的神情說著著,古怪誇張的故事情節,
等他們投入了繼續叫喊著,對故事提出的疑問和感受,
然後不小心又認真的想了起來...


就算上了12週,
我還是想盡辦法想要照顧原本就乖巧會一直坐在位置上的孩子,
也擔心與疼惜著要是他們也覺得太吵,該怎麼照顧是好呢?...


很大的難題,這一個無形的壓力。


我試過開誠佈公我的難題,也試過調整課程的節奏,
也試過請沒辦法上課的孩子離開教室,下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gwalk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