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第四天晚上的開示,
我才終於比較搞懂這個內觀課程再搞什麼,與和我之間的變化,
首先要說內觀是什麼,我盡量我的認知到的說,
之前完全沒有讀過經典或是聽過演講,
這些完全是這六天聽到的,
是我的理解,但是不一定表示我完全認同,
不過我對於自己能搞懂一個宗教邏輯也覺得他很會講,我也很會聽的。
簡單講,內觀是一種佛陀發現的技巧,目的是讓人從痛苦中解脫,
因為佛陀一直在找一種可以完全解脫的修練,而最後發現只有這種方式可以,
為什麼內觀可以從痛苦解脫呢?
先插撥為什麼要從痛苦解脫呢?
這就是佛陀的世界觀,
他覺得人生都在受苦,而受苦裡面有很多的意念(就是你在想啥),
當人要死前最後一個意念,透過一種機制,變成新生命的第一個意念,
而新生命就會帶著「人生好苦喔!」的想法繼續活,一輩子又一輩子,
生生世世整死你!
只有從痛苦中解脫,才可以打破機制,
不會創造出死前的最後那個痛苦的意念,就不會再有下一輩子。
也因此可以不用被整。
那麼,為什麼內觀可以從痛苦解脫呢?
因為這世界是無常的,所有的物都是由次原子粒子組成,
一秒鐘幾十兆億上下的在出生與死亡,沒有恆常性。
然後所有的環境、吃、心理想的、以前想的,
都會變成身體的感覺,在身體每一吋表面,都有感受,
冷、熱、緊繃、酸、痛、輕盈、沉重、粘膩...
接著,人有心,
心沒有能力去看到外在事物,但有能力會透過身體的感受,給予回應,
而心有「習性反應」,
就是遇到喜歡開愉快的感受,例如涼、輕盈...,它會喜歡,會貪愛,
遇到不爽的,不愉快的感受,例如痛、熱、酸...,他會討厭,會瞋恨,
接下來,每次遇到反應,心的慣習性反應就會開始運作,
遇到爽的,就會貪貪貪、遇到不爽的,就會恨恨恨,
這兩者就會造成人的痛苦。
要講到內觀為什麼可以從痛苦解脫了,它是一種淨化心的過程,
一直去打坐,來來回回感覺身上每吋肌膚,每個感受,
用旁觀著的態度,只是看,不介入,
有涼的感受,就「喔!涼涼的!讓我來看看哪裡在涼,怎麼涼,涼多久」
不升起喜愛之情。
有痛的感受,就「喔!痛!讓我感覺他,是怎樣的痛?是麻還是壓迫?哪裡是核心?」
不升起厭惡之情。
以上這樣的心態,稱是「平等心」。
用平等心,這樣就可以取代心的舊有的習性反應,
對於痛,還是會痛,但心裡不會痛苦了。
--
以上的邏輯聽起來很宗教話,
但是換成「相愛一生」理面的邏輯,也很通XD
(這是一本我很喜歡講心理學的書)
書裡頭說人有新腦與舊腦,新腦打理所有邏輯、思考、等等,
舊腦主要打理「安全感」,
舊腦的特性是它存放記憶不按時間軸,而按造安全性,
也因此,它了創造人的防衛機制。
保護人,讓人不再度受傷。
(這是一種生物防衛本能,所以稱為演化路上的「舊」腦)
書裡的例子是,你看到姑媽就討厭他,她也沒做什麼,你也不知道原因,
後來發現嬰兒時,爸媽生妹妹,把你放在姑媽家托育照顧,
舊腦就把脫離父母的不安全感與姑媽做連結,
舊腦是好心,希望保護你,
不要再升起當初不安全感的感受,
卻反而讓你討厭姑媽,或是某個和她相似的髮型、聲音、說話方式...
所以基於趨吉避兇,基於防衛機制,人會貪愛與瞋恨,也是心的職責。
(古老的宗教都說心,現代的科學都說腦)
關於用新的方式取代新的舊習性反應,也很合邏輯,
舉例:
小孩說「你去死啦!」
我們會幫他翻譯「你的意思是,我不喜歡這樣,請你走開,是嗎?」
小孩說「是!」
我們說「你這樣說他聽不懂,他不會如你願不會走開的,你要不要好好再說一次?」
小孩照做了,多教幾次,就替代了原本的語言。XD
或是:
小孩「你很煩耶!」
朋友在旁邊說「幹!你很煩耶!」
小孩下次就會說「幹!你很煩耶!」
(例子二的時間進展很快厚!)
一切想想就很合邏輯,
聽到第五天的開示,我心裡完全的佩服佛陀的邏輯,
為此,我還把它寫成參考書公式:
1.無常是大自然的共通法則,所以人的身體也是無常的
2.心的慣性反應,是一種防衛保護機制,但是會讓人產生貪與恨,貪與恨會造成痛苦
3.破解之道:每一次心要產生慣性反應時,就要用「平等心」去重新取代舊反應
4.當舊的習性反應都被取代消失,舊的貪與恨不見了,新的貪與恨沒有出現,沒有了結,就沒有痛苦
我一面覺得自己有被開悟到,
一面覺得佛陀太猛了,要切斷生物本能(防衛機制的產生)的鏈結,真威!
--
自從我開悟之後,就想用這個邏輯來解釋生活週遭,果然學以致用。
先來對付我因為打坐而廢掉的腳,與脊椎最末端,
話說,
第五天開始一個活動叫做「堅定靜坐」就是一個小時內,
完全不能鬆開腿,放開手,睜開眼,每天早午晚三次...
我發現只要我用一種「痛,就是痛嘛,讓我來觀察你...」
後來就幾乎完全不痛了,坐著不太會痛,起來之後也不會痛...
我回想起2007年去芬蘭,去的時候22度,回來只剩9度,
我還穿著短袖薄外套和露指涼鞋,當時就發現,
冷的時候不要一直縮,只要放鬆,張開毛細孔,說「就是冷嘛!」
然後就不那麼冷了...
這完全就是催眠腦袋的技術,
讓人有感覺,卻不會覺得因為感覺而受苦..
騎腳踏車腿酸,只要感覺「酸」,然後「嗯~好酸」
繼續騎,沒多久就不酸了...
看來,我真有悟性!
--
再過來在這裡,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我想回家,我不想待在這裡。我不想打坐。
身體困難已經解決的,完全就是腦袋無法靜下來。
我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痛苦?
因為我貪愛的想回家
因為我恨打坐,恨打坐時腦袋會一直亂想,無法定下,
為什麼我貪愛想回家?
因為家裡有網路有書.....因為家裡有很多打發時間的方式,這裡完全沒有,
為什麼我恨打坐?
因為打坐很無聊,無法打發時間
補充一下,內觀為了讓你感覺身體感受,(這要非常的用到專注力)
所以一開始就說明,完全不能念經,撥念珠,或是數羊讓自己打發時間,
這我倒是很遵守。
好了!歸結就是,我貪求一種「打發時間」,
所以我現在就很痛苦啦!
接著就是試看看,
感受「我想要打發時間」,而不要有貪愛之情...
當我發現自己這麼想的時候,的確是痛苦指數下降了一點。
--
接著,以上的開悟與嘗試通通發生在第六天早上,
前五天我就是只在痛苦的想回家,
第六天早上,我想通了,
於是身體不痛了,心裡也在慢慢調適,
只是還是覺得打坐時候會一直想東想西很煩躁!
同時我就在想很多事情,
包含:
這麼只有身體的感覺,沒有情緒起伏,不是很不像個人嗎?很可惜嗎?
這樣沒有感覺,人可以有快樂嗎?
我又沒有真的想解脫痛苦?為什麼我要留在這裡受苦?
離開這裡就是一種解脫了啊!
一樣在早上的時候,我又自己得到答案,
人需要有情緒起伏。
痛苦不需要解脫,能有個view去舒緩即可。
以及,我要離開這裡!得到解脫!
最重要的是,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
出家人也要快樂,但是他們認為沒有痛苦就會有安祥與快樂,
我既然受夠了,也要追求我的快樂,
做出我的決定,我要回家!
我當場覺得,
我已經得到思想上的解放,不需要在留下來學從痛苦解脫了!
--
接著,中午,
我發現坐我旁邊旁邊的外國人回家了,大驚失色,
「原來可以中途回家!」簡章上明明說不能的!
想了兩秒鐘,我鎮定的去和事務長說,我要回家。
她讓我去和老師談,等待的時候,
我在房間的公佈欄看到新指示「禪修的時候請盡量坐著禪修,躺下不要超過五分鐘」,
這雖然是第一天就有提到,
可是公佈就是一種更進一步的威脅,
以後就不能坐著禪修,然後睡著,就乾脆躺著睡了,
一切都是為我們的利益好,但是我非常的不爽!
最後一根稻草,加重我要離開的決心!
和老師面談的時候,
老師問:「為什麼?」
我說:「雖然...可是...」天啊!我連話都清楚,
老師只說:「第二天和第六天最難敖,晚上開示會講到,你留下來聽開示,明天再說,好嗎?」
老師一說「好嗎」,
我就說「好」,
真是很可怕的出家人的溫柔威力!
老師說:「你去睡一下,下午第一堂先不用打坐」
下午第一堂我還是去打坐,(因為我實在睡很飽,沒事做)
我想著,越想越不對,又跑去找事務長說:
「老師說叫我聽完開示再走,我那時候說好,可是我反悔了,還是很想走,我可以現在就走嗎?」
事務長也是個出家人,很開懷的笑了,
她說「可是還是要問老師,五點休息再問,好嗎?」
我只好說好。
整個下午一直在亂晃,完全無法打坐,
但是我還是進去了一小時的堅定靜坐,試看看是不是真的不會痛,
(真的不怎麼會痛!)
接著五點事務長又去問老師,
老師還是說,聽完開示,明天再走。
--
那天晚上的開示,葛印卡老師果然就講到了內觀的五大敵人,
會讓人想離開的原因,完全命中,
我馬上給自己對號入座,
我的原因就是「懷疑。心想這個方法好,這裡環境人都好,就是這個方法不是適合我....」
(ps.而且想睡覺,也是內觀的五大敵人之一)
葛印卡的老師說,中途離開不好,因為:
「你即將進行一場心的深層手術,根除你內心的不淨雜染,
你到了醫生那兒,躺在手術床上,醫生的手術刀劃了下去,
這時,你不可以說,喔!不,請停止手術,我要離開!」
晚上老師又叫我去談,
一來請我睡覺前觀察手掌的感覺,
一來跟我說,坐不住是定性不夠,你還年輕,克服了對人生很有幫助...
老師說,都禪修到這裡了,以後會有不好的影響,比你沒來更糟。
以上的兩段話,聽起來很讓人很想留下來吧!
但此時,雖然非常想回家,但習慣了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
我很快聽出來這些都是軟性的威脅言語,
做老師的都知道,稍微威脅一下,好學生會乖乖就範的。
我心想,就算會有「壞影響」,也不一定真的壞啊!
很多是價值觀的問題...
但真正讓我有感受的是,我偷聽到前一個問問題的學員說,
她打坐的時候會一直很緊張,無法放鬆,
老師回應,打坐會把人的習性顯現出來,
你常緊張,就會更明顯,如果你常生氣,打坐時也會明顯。
我回寢室一路在想,的確,打坐時,
我會想打發時間,
一想到要應該可以回家,就馬上去和事務長要求反應,
我是有遇到困難,想放棄,再思量,很容易選擇放棄的個性,
啊!再次開悟!
打坐,果然可以讓自己看到自己的個性,
睡前,
我只花了一分鐘就解開這個「離開,以後可能會不好的心結。」
我跟自己說「每一次我選擇離開、分手、離職、放棄,結果都挺好的耶!」
而且,所謂的以後可能會不好,是因為會不喜愛自己的個性更萎靡挫折,
但是我實在很接受這樣,容易放棄的自己,
我有想要慢慢改變,
但同時我也很接受。
是啊!只要接受就不會有心結。(如同,如實的接受感受)
所以,我開心的就睡了!
--
還在山上的時候,
我總是可以想像為什麼山裡修行的小尼姑可以跟個山下來的男人一走了之,
因為我每天都是這樣的心情啊!
也可以想像,梯隊裡,
為什麼小孩想家要回家的時候,收行李收的飛快,
然後會拉著行李坐在校門口,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玩,
就是在等爸媽來接,
第七天早上離開,
我第六天晚上洗澡就收拾了行李,也想把它拉在門口等計程車來接我。
--
第七天一早,我一股作氣睡到六點半吃美味的早餐,
完全忽視早上要禪坐,只想享受在山裡睡覺的涼爽美好,
離開山,回到生活。
--
還有一些,可以說說的是,
千萬不要送小孩去參加規矩很多的營隊(和學校)啊!
我在那裡凡是請示,到後來,就升起了畏懼之心,
不敢問,不想問,一切自圓其說...
而且會對身邊發生的事會好奇,但不想出手幫忙....
我真的覺得是環境在默默影響人,塑造權威,縮化個人。
另一點,我還是再次發現,
我熱愛對人的解放,勝過對痛苦解脫。
再一點,其實在某一次的靜坐裡,
我真的有感覺到全身微弱電流通過的暢快,
很像小精靈在身上灑粉,
應該也算是另外一種比較祥和的高潮吧!
(喔!應該說是狂喜!)
另一點,到底推不推薦呢?
我自己算是挺推薦的,因為真的很新鮮,
收穫很多,也覺得可以享受一下從痛苦解脫很爽!
也是可以看看別人的心得文章
別人的文章2囉!
最後一點,就是有的時候我洗澡時都會試著發聲,
或是說簡單「你好」這樣的話,
應該不是發瘋了,只是在測試自己還會講話吧!
- Aug 25 Wed 2010 15:16
內觀課程(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