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上台北的時候,所有的行李只需要一台轎車就可以運完,
五年後搬下台中,我和柯先生的東西足足請了一台15噸的大貨卡才搬完。
曾經有一陣子,在台北,因為曬書節,因為二手書店,
我大量的買書買書買書,
離開台北的時候,即使捐了上百本書,還是有近千本書得帶來台中,


書是最難處理的,其他的,像是衣服,就好處理很多,
能回收的,就盡量回收。
另外,還有一些雜品小物,
相片、明信片、紀念品、重要文件,我盡可能分類,
願意丟的,也就丟了。


想來,人真可怕,活著的過程居然還得製造這麼多的垃圾。


即使力行物資減量的工作,我還是常常在買東西,
一雙鞋,一個帳篷,新睡袋、登山雨衣、爐頭爐具...


我總覺得,一方面是登山必備,另一方面是,
哪一天核災或是發生戰爭,該的逃難的時候,
我實在很希望自己穿得是溝鐵絲的外套,而不是有著兔耳朵的長版大衣啊。


***

擁有的東西這麼多,是一件很為難的事情,
因為我知道,其實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東西。


還記得畢業搬離台中的那個暑假,
我把所有家當寄回家,但因為懶得打開包裹,
包含單車環島,靠著五件衣物我就度過了整個暑假,


嗯,人真的不需要那麼多東西。


書可以不用再買,(反正我總是看著新書,很少重複看藏書orz)
衣服可以不用再買,紀念品更不需要買,
甚至連照片都可以不用拍了。




***


其實,我一向是個鼓勵人家消費,熱愛吃棉花糖的人,
(棉花糖出自「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我實在對此嗤之以鼻。)
我常常花錢不手軟,也相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但當我一再發現,自己其實不需要擁有、占有那麼多東西後,
我也驚然發覺,擁有,居然只會讓自己被困住。


然後,我也開始檢視我的人生:
什麼樣的工作是負擔?
什麼樣的價值觀是累贅?
是什麼造成不快樂,是什麼讓人生變的這麼辛苦?



接近三十歲,邁入社會的中堅,是個如果有能力,
就可以(應該?)開始有房子、車子與貸款的年紀了,
我開始思考一件事情,關於生命財產的狀態,


生命,財產,
人會有怎樣的生命模式,其實決定於他怎麼看待他的財產。


養一台機車(其實我們家有兩台)對我來說不是太困難,
但是養一台轎車呢?買一間房子呢?
這似乎還是太困難,我真的需要這些財產嗎?
不管需不需要,擁有了他們,會不會反而困住了我?


***

以前需要走到外頭,現在只需要坐在電腦前,
滿街商品在刺激小額消費,特價的機票在刺激出國度假,
漂亮的設計在鼓勵室內裝潢,連臉書上的牛都在鼓勵人買下來養,


忍耐絕對是沒用的,要看清楚才行,
看清楚商品就是在被行銷,
看清楚某個價值觀不是我自己的,是別人塞給我的,
看清楚需要與想要,
看清楚,擁有,可能會讓我被困住。


然後才可以選擇,選擇我的財產,也許選擇我的生活方式。


選擇進入我生活裡的工作與娛樂事物,
選擇我給予的觀點與態度,
要想暢快的活好每一天,得讓每個生活的要素都是被自己選擇的,


幸好,選錯了也沒什麼關係,還可以選擇丟掉,


丟掉一些東西,朝某些東西邁進,
再努力一點吧,得要過著沒有遺憾的日子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ggwalk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